自訂搜尋

Tuesday, September 23, 2008

智慧與團契生活的關係

以下是小弟剛剛主日崇拜所講的講章。用箴言的經文講團契生活,我都是第一次。

經文:箴四1-9

今個月是教會的團契月,團契月的意思就是在這個月的講道之中,我們都會嘗試去鼓勵弟兄姊妹委身在教會的小組團契生活裡面。

當我知道今天我要講道的時候,其實團契月的這個講道主題,都成為了我預備的困難。因為今個月開始我們的靈修經文是箴言,所以我們講道的經文都主要會選自箴言。但怎樣能夠在箴言中看出團契月的講道主題呢?這的確有些困難。

但當我昨晚預備講章的時候,我禱告求聖靈讓我用團契生活的角度去看箴言,我卻發現箴言的內容卻與團契生活有兩個有趣的關係。

(箴四1-2)(請自己看看這段經文)

(箴四1)所講的眾子,正正就是神的子民。聖經所表達的,正正好像是神在向祂的眾子作出教導一般,神的眾子對於新約的教會來說,就是那些在教會的團契生活中活著的人。

如果你有讀過箴言,你會發現箴言的主題是智慧。箴言是一卷神向其眾子教導智慧的書。

1. 我發現箴言中的智慧與教會團契生活的關係在於智慧的教導。

明顯地箴言是向著一個群體講的,而不是向個人講的。教會就是這個群體,你的小組就是這個群體。

箴言向這個群體講:「要聽父的教訓,留心得知聰明。因所給的是好教訓,它勸我們不可離棄它的法則。」

正如我們剛才所言,箴言的主題是智慧。甚麼是智慧?

(箴四4-9)(請自己看看這段經文)

按聖經的講法,智慧是從遵守神的命令而來,她能夠護衛你,她是寶貴勝過你的一切,她會使懷抱她的人得尊榮。

用現代的言語講,智慧就是一種對環境和事情的洞察力,她是由遵行神話語而生,能使愛護和得著她的人生命有美好的果效。

教會的小組團契,與箴言的主題智慧的關係,就在於智慧的教導。


智慧這東西很有趣,她不是純理性,也不是純感性,她是介乎兩者之間。有少少像藝術,要透過在生活中心領神會才能領受。

箴言所講的那種智慧,(留意箴言是向一個群體講的),是不可能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得到。老實說,一個人生活、工作,不理會其他人,這種生活方式,其實很難生出智慧。說白一點,這種生活亦不用甚麼智慧。智慧不單是講IQ的問題,而大部份與EQ有關,甚至關乎SQ的多少(SQ是心靈商數)。

EQ是在人際關係中培養,SQ是在一個屬靈的人際關係一同進行一些屬靈的事而生出。教會的小組團契生活就是這個屬靈的人際關係。

你可能會說,小組都不是很屬靈啦!小組常常都有問題。

弟兄姊妹,我向你說:「小組在團契中所發生的事,所有都是屬靈的,包括不和的事件。」不明白?

例:教會的生活是一個講愛的群體,但現實我們都是罪人,罪人聚集就一定有問題。例如:不和…等等。但神的話語卻教導我們愛人如己,卻教導我們盡力保守合而為一的心。你要在這個「罪會」中認真地實踐聖經的教導嗎?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智慧。但在人際關係中,卻的確有些人是你不願意太親密,而且你覺得他真是有一些問題,聖經的教導是靈巧像蛇純良像鴿子。怎樣平衡愛和靈巧像蛇,本身所要求的智慧就更高。

在教會的小組團契生活,就是一班罪人嘗試去使自己進入一個屬靈的,真實地有愛的境界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否很屬靈?很屬靈。

團契的生活是一個智慧的練習場。怎樣可以讓團契中所講的愛,所講的聖經真理化為真實,這就是智慧。(箴九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這種智慧是從敬畏神開始的,如果我們敬畏神,我們就會很認真地去用聖經的原則去面對在這個練習中所有的發生的事,包括美好的,也包括一些表面看為不好的。

所以(希十24-25)「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希伯來書所講的(彼此相顧……),全部都是團契生活中所應該做的事。它說「不可停止聚會」,有問題就離開是很容易,但有問題卻不停止所進行的事,要帶來改變卻需要智慧,而在過程中智慧就生出,因為你敬畏神,你認真地要行出祂的話。


2. 第二個關係,就是智慧本身就是聖靈在團契中的活動。

留意(箴一20-21)「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寬闊處發聲,在熱鬧街頭喊叫,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聖經講到智慧好像是有位格的,她在呼籲人聽她的說話。

留意(箴四6-9)形容智慧所用的「她」是一個怎樣的她?是一個女性「她」:在希伯來文中智慧是一個陰性詞。在希來伯文中,聖靈的靈這個詞,同樣是陰性詞。

智慧的教導,其實就是聖靈的教導,聖靈透過在團契中的活動使人生出智慧。

團契的生活不單是人與人,更是人與人與聖靈三者的相處。只有人與人就不是團契,只有一人與聖靈也不是團契,只是禱告或敬拜,有多於一人與聖靈一起相處,就是團契。

使徒保羅在(弗一17-18)作了一個有趣的祈禱:「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他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保羅所言智慧和啟示的靈,就是指聖靈。

聖靈被父神賜下,在團契生活中運動,使人真知道耶穌(就是認識祂),並且心靈的眼睛被照明

心靈眼睛被照明為甚麼?為知道主耶穌對我們的恩召,並恩召中將來要給我們的豐盛基業。

聖靈在團契中的活動,所帶來的智慧在於使人明白神的心意。你不要小看這個智慧,如果你明白主耶穌對你的恩召,而且明白這恩召將會帶同將來豐盛的基業賜下來。你看事情會「通」很多的。

所以如果要有箴言所講的這種智慧,你除了要認真地在團契中行出真理外,也要容許聖靈有空間參與和運行在小組的團契生活中。

你的小組生活要由聖靈掌權,讓祂帶領你們進入智慧之門。

弟兄姊妹!你要有智慧嗎?認真地找個適合你的小組,在團契生活中認真地去學習行出神的話。容許聖靈在小組中掌權、運行、感動你的心去行出真理。認真地找個合適的服侍崗位,學習接受和按真理面對服侍上的挑戰,智慧就自然出現。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被提升,不知不覺醒D、勁D、精D。

Tuesday, September 9, 2008

困難中的生活態度

經文:耶廿九1-9

當活在困難或一個不愉快的環境時,我們應該要有怎樣的生活態度?

1. 不要期望可以走捷徑
有時候當人墮入一個困難或不愉快的環境時,人就很容易被某些人或事引誘,盼望藉著一些快速且容易的方法去使自己過得較為舒適。正如耶利米勸告百姓不要輕信假先知、占卜等人的假預言(耶廿九8-9)「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不要被你們中間的先知和占卜的誘惑,也不要聽信自己所做的夢,因為他們託我的名對你們說假預言,我並沒有差遣他們」。

聖經教導我們就算是先知的話語,也需要經過察驗,不要太過輕易相信。任何來自所謂先知的言語,都必須要經得起聖經的考驗。

有時候人喜歡找捷徑,是因為想盡快麻醉自己,令自己感覺不要太痛苦。正如有這人有病,例如是痛症,他卻不去看醫生找出病因,只是一味地去吃止痛藥。這樣做並不能真實使病得痊愈。因為這些東西只會麻醉人的情感,卻不能幫助人真實地經過痛苦。

弟兄姊妹!這是我個人的經驗之談,我發現遇見困難時,你越是不去面對它,它就越會過恐嚇你。你越是面對它,它越會變得弱小。所以在困難裡,不要期望可以走捷徑。

2. 要正常地活得平安
經文在廿九章裡,耶利米寫信給那些被擄的人。被擄原是一個痛苦的經歷,可謂國破家亡,但耶利米卻勸百姓要在被擄之地蓋房屋,栽田園,娶妻生兒,生養眾多。

整個吩咐的內容都好像是百姓從來沒有經歷被擄似的,那是一種活在和平景況的生活方式。弟兄姊妹!就算活在困難裡,也不要容許困難打亂你平安生活的態度。怎樣可以這樣呢?要明白耶穌所講:「你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路十二31)問自己一個問題,自己是否在服侍神?是否在求祂的國?如果答案是「係」,那怕甚麼?

耶利米不單勸百姓要正常活得平安,而且耶利米也勸百姓要為那被擄到的城求平安,就是為那個使你活在困難裡的環境禱告。可能當我們看著這經文時,我們都會不禁地問:「為甚麼?他們不是被擄嗎?不是活在痛苦中嗎?為甚麼要過得那樣平安?」為甚麼耶利米要這樣勸告百姓呢?因為他清楚知道神的應許:(耶廿九11)「耶和華說:我知這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人在困境裡仍然活得有自信,是因為他已經胸有成竹。對誰?對自己?不是,是對上帝的應許。在痛苦經歷中,人仍然能夠過著平安的生活,或決定以平安的生活方式過活,是因為人清楚明白神賜平安的意念,並且決定相信。

弟兄姊妹!在困境裡,你將來的結果令怎樣,往往是要看你決定怎樣。你可以決定等死,或者你決定相信神的應許和大能。(耶廿九4)說:「我使他們從耶路撒冷被擄到巴比倫...」這種人明白現在的痛苦是神容許發生,但他們卻不為此發神的脾氣,反而定意要在經歷中尋求神。

3. 定意尋求神
這些人明白神的心意:「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廿九12)神在痛苦經歷中,讓人可以專心尋求祂,使我們必尋見祂。

弟兄姊妹!請不要少看一些痛苦的經驗。例:神學上有一種學說叫神義論 - 造靈谷。痛苦的經歷模造著偉大的心靈。

有時候,我自己看:「要生命變得卓越,經歷痛苦的步驟是不可少的。」但時候,我們卻住住是在痛苦中最能尋找到上帝。請不要忘記,我們的主不只是一個榮耀的上帝,祂同樣是一個被釘十字架的上帝。祂自己也經歷過人生中最大的痛苦。

正如聖經(希二14-18)這樣形容耶穌這位我們的大祭司:「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弟兄姊妹!耶穌自己都受過苦,所以祂能夠明白你,祂定意要讓你在痛苦中尋求到祂。

結論:
因此,在墮入困苦的環境時,讓我們在生活態度上作出三個決定:1. 決定不走捷徑,有困難時勇敢面對它、2. 決定正常地活得平安、3. 決定專心尋求神。這樣我們才能安然地經過困難,並且在其中經歷神的帶領,更看見祂的作為。

Wednesday, September 3, 2008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