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訂搜尋

Tuesday, February 23, 2010

對小山晃佑〈宗教多元化现象的神学思考〉的讀後感

閱讀了著名日裔美國神學家小山晃佑教授的一篇名為〈宗教多元化现象的神学思考〉的講稿。該稿刊登在加拿大維真學院中國研究部的網頁上:

http://www.regentcsp.org/list_bbs.asp?id=198

筆者首先要說明,筆者不是完全同意小山晃佑文中的論點。筆者只是覺得他的文稿點出了一個十分重要反思,就是:基督教信仰身處在一個宗教多元的處境下(特別在亞洲),應該怎樣去理解自己?在一個多元化的處境之下,任何自稱真理就在他或她的手上的人或群體,都會變相成為了自我中心的霸權,因此而不能贏得其他人的尊重,也必然會面對其他人的批判。小山晃佑的基本論點是真理和人們對真理的認知是兩回事。任何真理,只有通過人的語言,就不能完美地為人所掌握,或為人所傳達給他人。因此,他認為《聖經》所教導的謙卑要求我們承認,在我們對真理的認知和真理本身之間是存在著相當的距離。引用保羅在(林前十12)的說法,就是「我們如今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他認為《聖經》(太廿八18-20)耶穌說:「天上地下所有權柄都賜予我了。...」不等於這些權柄會自然地授予給基督教會或者基督徒,因這權柄只屬於被釘十字架又復活的耶穌基督。將它轉授給基督教會或基督徒本身是一種危險的利几行為。因此,基督教會和基督教徒可以參與分享卻不能獨自占有。

筆者同意以上論點在討論基督宗教內部的宗派多元化上是可行的,因為不同的宗派傳統只反映了對神部份理解,沒有一個宗派能宣稱她是唯一的教會,或宣稱她對神的講述或理解是唯一正確的理解。因為這是與使徒信經中「我信聖而公之教會」的「公」的概念是有矛盾的。

但以上這種概念能否被擴展至應用在宗教的多元化討論上呢?筆者對這種擴展是有保留的。當然,筆者並沒有否定其他宗教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及價值。筆者只是認為這種擴展,有損於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受死、和復活這事件對真理探求上的獨特性。當然,筆者同意神學不等於耶穌基督,神學是由人類自身所構想出來對神的理解。但如果這個對神的理解,慢慢地否定了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並在世上所作受死與復活的重要性。那麼,這個理解還是這位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所期望的嗎?

小山晃佑的理解可以是其中一種的理解,但在宗教多元的處境下,筆者相信基督教信仰對自身理解還會有其他出路吧!這個問題,筆者還沒有答案,還是把它交回給廣大的基督信仰群體去想想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