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終於要被正式按立為牧師了。按牧典禮將於2009年4月5日下午5:30假北角英皇道483號國際神召會禮堂舉行。
當日除了小弟之外,受按立的人亦包括五位小弟的好朋友好同工:鍾復安傳道、陳美儀傳道、李靜儀傳道、張潔明傳道、楊妙恩傳道。
其實在按立評審的過程中,評審委員會要求我們各人要寫一篇約二千五百字的按牧感言。內容包括:對按牧的看法;對牧師職分的反省;個人按牧之心境;及按牧後的抱負。小弟覺得這篇感言,正正亦道出了小弟對被按立的想法,故也希望在此與各位朋友分享,文章如下:
感謝泉石復興事工董事會,推薦筆者成為是次按牧的候選人。也感謝聖工按立審核委員會,為筆者的按立程序進行審核。按照董事會的要求,筆者需要在這篇約二千五百字的感言中,述說筆者對按牧的看法;對牧師職分的反省;個人按牧之心境;及按牧後的抱負。故筆者會嘗試在本文中一一闡述以上內容。
對按牧的看法:在普世基督宗教之中,不同宗派對按牧均有不同的立場和看法。特別在禮儀派的宗派之中,按牧視為對聖職人員的「祝聖」,事奉者經按立後被「聖化」,完全屬於神,而且與一般信徒間有「聖俗」二分的等級觀念。有時候,信徒對按牧也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例如:「被按立的人神聖些」、「按牧是否等於升職」等。但對於筆者,筆者同意神召會對按牧的看法,按牧是對事奉者心志和恩賜上的肯定,透過按手禮表達出這種認同,接納和欣賞此事奉者對教會的帶領、牧養和關顧,及承諾今後彼此同心服侍,互相支持。筆者認為,受按立者本身乃基督身體裡的一員,本質上與一般會友相同,他只是被召去承擔帶領和牧養教會的職責,而按牧只是對他工作的一種肯定。而他接受按牧,就是說明他今後仍然堅決要承擔以上任務。
對牧師職分的反省:在今日的基督教圈子之中,有著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的同工,均被稱為牧師。而筆者發覺在本港的處境中,牧師的職分似乎有一種多元性,有些基督教機構的主管被稱為牧師,有些在神學院內授課的講師及教授亦稱為牧師,有些在從事基督教書籍或音樂出版的同工也被稱為牧師,當然也包括一眾在教會中負責牧養和帶領的同工,稱為牧師。
牧師職分在本港處境中所呈現的多元性,令牧師這稱呼彷彿變成了一個銜頭。當然,不同人士對牧師職分均可有不同的看法,筆者也不能代表任何人發言。筆者所能夠作出的反省,亦只能按著筆者自身所領受的呼召去作。筆者所領受的呼召,由始至終都是一個建立和幫助教會成長的人。故此,筆者一直以來的事奉方向,和所進行的工作,都是環繞著建立新教會或為教會建立新事工,並協助這些事工成熟,從而幫助教會的成長。因此對於筆者,牧師職分是為教會而有的。牧師正如其名的意思,是要像牧羊人一般照顧神的群羊(教會),使群羊有草吃有水飲,成長壯大。也要如牧羊人一般,走在群羊的前面,引導群羊走當走的路。
當然,作為牧師,本身也應當對自己的恩賜有足夠的認識,以致能夠為自己所領受的職分,有一個合適的定位。例如筆者本身的牧養關顧恩賜不是太強,筆者最強的恩賜是在領導、信心、和教導這三方面。故此筆者必須從這三方面去定位牧師的職分,對於筆者自身的定位,帶領有不同恩賜的肢體,去完成我們從神所領受的異象,並教導他們如何信靠神是筆者牧師職分的核心工作。而目標就是要讓他們(或該事工)成熟到「不需要我」。讓該事工成熟到能夠自行運作和發展,從來都是筆者的工作目標。好像筆者這樣定位牧師職分的同工,其最重要學習的東西就是建立人、教導人、並必須懂得授權差派,使受其牧養的人成為愛神信靠神事奉神的人。筆者相信正因為這種工作不斷在進行中,牧師才能在自己所能接觸的範圍內,使那些受其影響的人和事,能夠在神的國度裡不斷增值,境界不斷擴張。
牧師其實可視為是神賜給教會的一份禮物,讓教會更好地成為教會,而不是變成了其他的東西。筆者發現今日在基督教圈子內,有些不重視牧師職分的教會,她們往往把牧師看為僱工,牧師成為僱工,教會就沒有了帶領屬靈方向的核心人物,牧師無法在其恰當的位置上發揮影響力,教會慢慢地也變成了只是個宗教機構,失去了其屬靈的動力和對世界的影響力。筆者相信如牧師職分能被教會恰當重視,教會中的其他肢體也能百節各按各職,使基督身體得最大益處。此外,筆者認為牧師還有另一重要任務,就是為教會培育下一代領袖,這樣教會的使命和其在世界中所發揮的影響力,才能不斷地延續下去。
個人按牧之心境:自零一年確定自己蒙召開始,筆者內心以明白自己將朝向牧師這條路進發。直至今天被推薦成為按牧的候選人,筆者回想神在自己以往所走的路上不斷帶領、破碎、陶造,內心之中只有一聲聲的感謝。
筆者坦言牧師這條路的確不容易走,在開始事奉的最初期,筆者由一個毫無經驗,只有滿腔熱誠的事奉新手,與幾位同樣只有熱誠的主內友好,開始了開荒建立新教會的工作。由於毫無經驗,幾年的工作亦面對極大困難,而且事奉也無太大果效。最後,筆者甚至因為面對著教會圈子內的政治鬥爭,人事攻擊,要與太太親手將自己所開始的教會結束。筆者還記得自己在教會結束那天的主日崇拜中,還要講一篇「一粒麥子死了將結出許多子粒來」的講章。這就是筆者所言,牧師這路不容易走的往事。這是神對筆者生命的破碎,也是筆者堅定自己所走道路的關鍵時刻。
但感謝神,祂把器皿破碎,從來都是祂預備再把它陶造的開始。這次破碎,神把筆者生命中的衝動、高傲、不成熟拿走。藉著神學訓練和新的事奉機會,神讓筆者重新整合自己的事奉哲學,與更新自己的錯誤經驗。筆者極為感謝神的事情就是,在新的事奉機會裡,筆者終於看見事奉的果效出現。在為現在所事奉的教會,建立新的青少年牧區的工作中,筆者看見一年的工作果效,已超越了從前三年也辦不到的事情。三年的建立工作,神就讓該牧區建立出自己的崇拜、自己的小組系統、自己的領袖群體。筆者現在看著該牧區的領袖們和弟兄姊妹的事奉,實在感覺到他們的事奉正是筆者的薦信。他們的成長正是筆者事奉的最大喜樂。
故此,筆者認為自己能被推薦按牧,正正就是因為這班弟兄姊妹的多年努力。這按牧的禮儀雖然是做在筆者身上,但實際上卻同時是對這班與筆者同工的弟兄姊妹事奉上的肯定。
按牧後的抱負:按牧對筆者來說,不是一個終結,乃是新的開始。按牧所代表的不是筆者的工作已經完成,或把事奉的方向改變成另外的東西。筆者認為就算按牧與否,作為一位事奉者,所忠於的事情該是自己當初所領受的呼召。筆者認為按牧不會影響事奉的基本哲學,也不會改變筆者事奉的大方向,但唯一有改變的事情,就是現在的事奉要改變得更卓越。在面對教會現在的發展環境及階段,筆者感覺到鼓勵和訓練有恩賜的肢體負起領袖的擔子,對教會的發展極為重要。筆者相信這也將會是筆者未來的事奉重點。作為一個帶領教會的人,筆者很明白自己的領導模式,是一個「Team Builder 團隊建立者」。故此,筆者很喜歡一個在事奉上的觀念,就是「你的同工卓越,將會是你的卓越」。所以如果要事奉卓越,筆者就盼望能夠盡最大的努力,幫助與自己同工的人變得卓越。他們的成功,就是筆者的成功,唯有這樣,天國才會不斷的擴展與增值。這將是筆者所謂的一點點抱負。